价格(¥)
原价: 1950.00
VIP3价格:1852.50
平均发稿时间
1小时15分
发布成功率
89%
网站权重
百度PC
百度移动
中国科技网(https://tech.cnr.cn)简介 中国科技网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NR)主办,是国家级主流媒体旗下的科技资讯平台,兼具政府背景与权威媒体属性。作为中央级新闻网站的组成部分,其内容覆盖全球科技前沿动态,聚焦人工智能、5G、航天、生物医药等硬核领域,同时兼顾科普传播与产业政策解读,堪称“科技界的国家队”。 核心内容以“高精尖”科技为核心,涵盖创新政策、学术研究、产业应用及民生科技四大板块,既追踪量子计算等尖端课题,也解析智慧城市等落地场景。目标受众包括科技从业者、政策制定者、科研人员及科技爱好者,尤其注重为行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特色栏目亮点十足: - “总台科技观察”:独家报道重大科技工程(如嫦娥探月、北斗导航),配备深度视频专题; - “政策库”:实时更新国家及地方科技政策,附专家解读; - “科普通”:以动画、图解等形式降低科技门槛,吸引大众参与。 网站更新频率极高,工作日日均发布20+条资讯,原创比例超60%,重大科技事件常设直播专题。其权威性无可置疑:背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信源直通部委及科研机构,多次获“中国新闻奖”等权威认证,数据报告常被地方政府及企业引用。 若要用一句话定义——这里既是科技政策的“风向标”,也是大众触摸未来的“望远镜”,严谨性与亲和力并存,在国家级科技媒体中独树一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科技频道(tech.cnr.cn)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并运营的国家级权威科技媒体平台。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机构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隶属于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的正部级事业单位,具有鲜明的政府背景和官方媒体属性。
该网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科技垂直领域的重要布局,依托总台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和资源优势,打造了集新闻传播、科普教育、技术解读、产业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信息平台。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组成部分,该平台在内容导向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在科技报道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地位。
从法律主体来看,网站备案信息显示主办单位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备案号为"京ICP备2021015153号",属于典型的事业单位网站备案类型。不同于商业科技媒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该平台更注重社会效益和公共价值,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解读科技政策、引导行业舆论的重要职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科技频道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这一重大媒体改革事件。随着原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三台合并,总台开始系统性整合新媒体资源,科技频道作为专业垂直频道应运而生。
2019-2020年是频道快速成长期,在此期间完成了内容架构的全面升级,形成了"新闻+科普+服务"的三位一体内容体系。频道先后开设了"科技前沿"“数字中国”"智能时代"等特色板块,逐步确立了在科技媒体报道领域的专业地位。
2021年,为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频道进行了重大改版,强化了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专项的报道力度,推出了"大国重器""科技追梦人"等系列专题,获得业内外广泛好评。同年,频道移动端适配全面优化,实现了PC端与移动端的内容同步和体验统一。
2022-2023年,频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先后与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权威机构建立内容合作关系,获取独家信源和专家资源。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航天航空等前沿领域,频道的报道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成为国内科技新闻报道的标杆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下半年,频道启动了"AI赋能计划",在内容生产中引入智能写作、智能剪辑等技术工具,同时开设"AI应用前沿"专栏,既报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又亲身实践媒体智能化转型,体现了科技媒体与时俱进的特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科技频道的内容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覆盖多个相关领域,形成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内容架构:
前沿科技报道
人工智能:涵盖算法突破、应用场景、伦理探讨等
量子信息:报道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尖端科研进展
航空航天:聚焦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商业航天等动态
生物技术:关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突破
产业科技动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5G/6G、物联网、云计算等基础设施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数字孪生等应用
新能源技术:光伏、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创新
数字经济:区块链、元宇宙、Web3.0等新兴业态
科技政策解读
国家科技规划与战略部署
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法规
科普教育与服务
科学原理可视化解析
科技成果惠民应用
伪科学辨识与批判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频道对重大科技事件的报道具有独特优势。如神舟系列载人飞行任务、北斗全球组网、嫦娥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频道都能获得独家采访资源和权威专家解读,提供深度、及时、准确的全方位报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科技频道凭借其权威定位和专业内容,吸引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用户群体:
科技政策制定者与管理者(核心受众)
各级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官员
科研机构管理人员
高新技术园区运营者
这部分用户关注科技政策走向、体制改革动态和宏观发展趋势,将频道作为决策参考的重要信息来源。
科研工作者与工程师(专业受众)
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企业研发部门技术专家
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
他们对前沿技术突破、学术交流活动、科研设备进展等信息有强烈需求,频道提供的深度技术报道满足了他们的专业需要。
科技产业从业者(重要受众)
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
创业公司创始人
投资机构分析师
知识产权服务人员
这部分用户通过频道了解行业趋势、市场动态和竞争格局,获取商业决策所需的产业情报。
科技爱好者与普通公众(基础受众)
大中小学学生群体
科普知识爱好者
关心科技发展的普通市民
频道通过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
从用户画像来看,频道受众具有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三高"特征。据内部统计,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占比超过85%,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占比约40%,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达65%。这种优质的用户结构使频道在科技领域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和传播价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科技频道打造了一系列具有辨识度的品牌栏目和特色功能,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科技强国进行时》专栏
独家报道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进展
专访"两院"院士和首席科学家
配有三维动画演示和虚拟现实展示
每周更新2-3期,已形成品牌效应
《前沿技术深解析》数据库
收录近万项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
提供技术演进路径可视化分析
支持关键词检索和关联发现
面向专业用户开放高级查询功能
《科学大家》视频访谈
每期邀请一位顶尖科学家对话
采用"演播室+实验室"场景
平均播放量超百万次
已形成200多期的精品内容库
《政策一点通》智能服务
科技政策文件结构化解析
支持条件筛选和智能匹配
提供申报指南和操作流程
累计服务用户超50万人次
《科技日历》特色功能
重要科技事件时间轴展示
学术会议和展览提醒服务
历史科技大事记查询
支持用户个性化订阅
频道还拥有多项独家资源:包括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报道网络,覆盖全国120余家重点实验室;与科技部合作开发的"科技创新政策库",收录各级科技政策文件3000余份;自主研发的"科技热词指数",实时监测和分析科技领域关注度变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科技频道建立了高效的内容生产与更新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更新频率与时效性
工作日每日更新稿件30-50篇
重大科技事件实时滚动报道
早间8点和下午4点两个更新高峰
平均报道时效领先同业2-3小时
原创内容生产
原创报道占比超过70%
自有记者团队30余人
签约专家作者200多位
日均原创稿件20篇以上
独家内容占比约40%
内容质量控制
三级审核制度(记者-编辑-主编)
专家事实核查机制
重大报道多方信源验证
错误更正公示专栏
多媒体形态融合
图文报道占比60%
视频内容占比25%
数据可视化10%
互动产品5%
频道特别重视深度报道的生产,每周推出2-3个调查性报道或专题系列,平均篇幅在3000字以上,配有多媒体素材和专家解读,形成了"快讯+解读+深度"的立体化报道结构。在原创内容方面,频道记者团队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科技好新闻奖等专业奖项,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科技频道的权威性体现在多个维度:
官方背景与资质认证
中央网信办认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科技部"科技宣传战略合作媒体"
行业认可与奖项荣誉
连续三年获"中国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科技类第一
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科技报道专项奖
"中国科技传播奖"常设获奖单位
高校科研机构最信赖的科技媒体之一
专家资源与学术支持
组建了由50余位两院院士组成的顾问团
与100多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信息直通机制
获授权翻译发布《Nature》《Science》精选内容
定期举办"科技前沿大师讲堂"等品牌活动
社会影响力指标
Alexa全球排名长期稳定在1.5万位左右
日均独立访客超50万人次
社交媒体粉丝总量超过800万
原创内容被引用率居行业前列
作为国家级科技传播平台,该频道在重大科技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突发事件如科技伦理争议、重大科研不端事件等报道中,频道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立场,提供权威解读,有效引导舆论走向。同时,频道还承担着对外科技传播的职能,通过多语种报道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科技发展成就。
关注微信公众号
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