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聊城大众网:一座城市的数字门户与媒体标杆
一、网站属性:根植地方的主流媒体平台
主办方/运营机构:http://liaocheng.dzwww.com 是“聊城大众网”的官方网站,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办,具体运营方为其下属的山东大众网聊城频道。大众报业集团是山东省属重点新闻媒体集团,旗下拥有《大众日报》等核心党报资源,具有鲜明的党媒属性。
政府/企业/媒体性质:该网站属于地方新闻媒体,兼具政府宣传与市场化运作的双重特征。作为大众网在聊城的分站,它既是聊城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宣传阵地(常发布政务新闻、政策解读),又承担着市场化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如民生资讯、商业广告)。其内容生产需遵循党媒的舆论导向,同时注重地方用户的实际需求。
---
二、发展历程:从纸媒衍生到全媒体生态
聊城大众网的成长与大众报业集团的数字化转型紧密相关:
- 2010年前后:随着大众网(www.dzwww.com)在山东省内全面铺开地方频道,聊城站作为鲁西地区的重要节点上线,初期以转载《齐鲁晚报》《大众日报》的聊城相关新闻为主。
- 2015-2018年:进入快速发展期,组建本地采编团队,推出“聊城头条”“民生帮办”等原创栏目,并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形成“PC端+移动端”矩阵。
- 2020年至今:深度融合视频内容,开设“聊城直播”板块,参与“问政山东”等省级监督类节目,影响力覆盖鲁西及冀豫毗邻地区。
其发展逻辑体现了传统媒体向“移动优先、视频优先”的转型路径,也是地市级网络媒体依托省级平台资源实现快速扩张的典型案例。
---
三、核心内容:覆盖政经民生的“信息超市”
聊城大众网的内容架构以本地化、服务性为核心,主要领域包括:
1. 时政新闻:第一时间发布聊城各级政府的政策动态(如“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专题)。
2. 民生服务:聚焦教育、医疗、交通等实用信息(例如学区划分、医保报销指南),设有“12345热线追踪”栏目,直接对接市民诉求。
3. 商业经济:报道本地企业动态、招商引资项目,并定期推出“聊城品牌巡礼”等专题。
4. 文化旅游:挖掘聊城“江北水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广东昌湖、光岳楼等景点,节假日常策划文旅活动直播。
5. 互动板块:如“网友爆料”“民意征集”,强化用户参与感。
与其他商业门户相比,其突出优势在于政务信息的权威性和民生问题的解决效率。
---
四、目标受众:精准触达多元群体
- 本地居民(占比最高):关注民生资讯、政策福利的中老年群体,以及参与“网络问政”的活跃市民。
- 企业与机构:通过“聊城财经”栏目获取行业动态,部分中小企业利用其平台进行品牌推广。
- 外地投资者/游客:通过“投资聊城”“玩转水城”等板块了解城市发展潜力与旅游资源。
- 政府部门:将其作为政策宣贯和舆情收集的渠道,部分单位合作开设专题(如“聊城公安”专栏)。
---
五、特色栏目:深度与温度并重
1. 独家专栏:
- “聊城面孔”:人物专访栏目,聚焦普通市民、创业者、基层干部的故事,塑造城市精神符号。
- “政策e解读”:用动画、长图等形式简化复杂政策(如社保新规),点击量常年居前。
2. 数据库服务:
- “聊城企业黄页”:收录本地工商注册信息,方便商业查询。
- “民生档案”:历年市政工程、便民措施的分类汇编,可追溯至2016年。
3. 功能创新:
- “随手拍”平台:用户上传城市管理问题(如路灯损坏),直接转交相关部门处理,形成闭环。
---
六、更新频率与原创力
- 日更机制:工作日日均发布50-80条内容,重大事件(如两会、暴雨预警)实时更新。
- 原创占比:约60%为本地团队采编(含合作单位供稿),40%转载省级媒体或新华社通稿。原创内容中,调查类报道(如《聊城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追踪》)和民生服务指南(《供暖缴费全攻略》)最受好评。
- 短板:周末更新量下降,部分区县新闻存在滞后。
---
七、权威性评估:公信力与局限性
官方背书:
- 持有国家网信办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是聊城市网信办指定的“网络内容生产示范单位”。
- 多篇报道被山东省政府官网、学习强国平台转载,部分记者获“聊城新闻奖”。
局限性:
- 市场化收入依赖广告,部分商业推广内容(如楼盘宣传)可能影响中立性。
- 深度调查报道较少,舆论监督功能弱于省级媒体。
---
结语:在地化媒体的价值与挑战
聊城大众网的成功,在于将省级媒体的资源与地方需求精准嫁接,成为聊城市民“离不开的生活助手”和地方政府“用得顺的宣传抓手”。其独特性体现在:
- 政媒协同:既传递政策,又反馈民声,构建双向沟通桥梁。
- 服务思维:从“新闻发布”转向“问题解决”,如“民生帮办”年均处理诉求超2000件。
未来,如何在短视频冲击下保持内容竞争力,以及平衡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将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