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
原价: 30.00
VIP3价格:28.50
平均发稿时间
1小时15分
发布成功率
89%
网站权重
百度PC
百度移动
新浪看点(k.sina.com.cn)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门户网站新浪网旗下的核心内容聚合与分发平台,由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主办运营。作为新浪矩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兼具企业属性和媒体属性双重特征。
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注册资本1亿美元,是新浪集团在中国大陆的主要运营实体。根据工信部ICP备案信息显示,该网站备案号为京ICP证000007号,属于商业经营性网站。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浪集团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SINA),但其内容运营完全遵循中国互联网信息管理相关法规,接受国家网信办的监督管理。
从股权结构来看,新浪集团虽为上市公司,但其主要股东中包含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这使得新浪看点平台在保持商业运作的同时,也承担着网络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平台内容严格遵循"三审三校"制度,特别是在时政、财经等敏感领域,编辑团队均具备新闻从业资格证书。
新浪看点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新浪网的内容战略转型,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孵化期(2012-2015年)作为新浪网"移动优先"战略的试验田,最初以"新浪精读"的形式出现,主要聚合新浪各频道优质内容。2014年首次引入自媒体入驻机制,首批签约了200余名各领域意见领袖,奠定了UGC内容基础。
2. 成长期(2016-2018年)2016年正式更名为"新浪看点",推出独立APP并开放公众注册。该阶段实现了三项突破:日均PV突破1亿次;引入智能推荐算法;与微博内容体系打通。2017年获得国家网信办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成为首批获得资质的商业平台之一。
3. 成熟期(2019至今)2019年完成5G场景下的全面改版,推出视频化、互动化新形态。2020年建立"新浪创作者学院",培育专业内容生产者。2021年接入新华社"媒体大脑"内容审核系统,强化内容安全机制。最新数据显示,平台注册创作者已超50万,日均产出内容3万余条。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平台推出"星火计划",投入10亿元补贴优质创作者,重点扶持科技、财经、医疗等垂直领域专业内容,标志着其向精品化、专业化转型的战略升级。
新浪看点构建了多层次的内容生态系统,其主要内容板块可分为以下六大类别:
1. 热点资讯
实时要闻:24小时滚动更新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
地方动态: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的区域新闻
突发快讯:配备50人的专业快讯编辑团队,平均响应速度领先行业15%
2. 垂直领域
财经频道:涵盖股票、基金、宏观经济,独家签约了包括前央行官员在内的30位顶级分析师
科技频道:重点报道人工智能、半导体、航天等领域,与中科院等机构建立内容合作
健康医疗:所有医学内容均经过三甲医院专家审核,设有"谣言粉碎机"专栏
3. 生活方式
时尚美妆:与200+国际品牌建立内容合作
旅游地理:独家推出"VR云旅游"体验项目
美食餐饮:建立包含10万+菜谱的智能推荐数据库
4. 文化教育
名校公开课:聚合清华、北大等高校的3000+精品课程
读书频道:年度图书榜单被出版业视为重要风向标
历史人文:与国家文物局合作"数字文物"项目
5. 娱乐体育
影视综漫:拥有70余家影视公司的官方内容授权
明星动态:300+艺人工作室入驻发布
赛事报道:获得NBA、中超等10余项顶级赛事新媒体权益
6. 特色服务
政策解读: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出"政解"专栏
数据可视化:自主研发的"数读中国"交互系统
在线工具:包含个人所得税计算器、疫情地图等实用功能
平台内容结构呈现"金字塔"分布:顶部为专业机构生产的PGC内容占30%,中部为签约创作者的高质量OGC内容占45%,底部为普通用户UGC内容占25%。
基于新浪大数据实验室2023年用户调研报告,新浪看点的核心受众可细分为以下五类:
1. 决策参考型用户(占比28%)
特征:年龄35-55岁,企业管理者、政府工作人员
需求:获取政策解读、行业趋势、经济数据分析
行为特点:偏好深度报道,平均单次停留时长超15分钟
2. 专业提升型用户(占比22%)
特征:25-40岁年轻白领、专业人士
需求:财经投资、科技创新、职业技能提升内容
行为特点:高频使用收藏功能,活跃在专业社区
3. 生活服务型用户(占比30%)
特征:25-45岁城市家庭用户
需求:健康养生、教育育儿、消费指南
行为特点:移动端使用占比85%,偏好短视频形式
4. 兴趣消费型用户(占比15%)
特征:18-30岁Z世代群体
需求:娱乐八卦、游戏动漫、潮流文化
行为特点:社交分享率高,贡献60%的评论区互动
5. 银发群体用户(占比5%)
特征:60岁以上退休人员
需求:养生保健、时事新闻、历史人文
行为特点:早间时段活跃,偏好大字版界面
平台通过智能推荐系统实现"千人千面"的内容分发,用户画像系统包含200+标签维度,推荐准确率达到78%(行业平均为65%)。
新浪看点打造了多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特色产品:
1. 政见专栏
独家签约20位中央政策研究室退休专家
开设"文件深读"系列,平均每期获得50万+阅读量
提供政策原文与图解版对照阅读功能
2. 财经数据通
接入上交所、深交所的实时行情数据
自主研发上市公司舆情监控系统
提供可视化财报分析工具(覆盖A股全部上市公司)
3. 科技π报告
每月发布原创行业白皮书
建立包含10万+专利的查询数据库
与Gartner合作引进全球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
4. 城市服务台
接入全国300个城市的政务服务
实时更新各地疫情防控政策
提供社保、公积金等民生查询功能
5. 非遗数字馆
收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全部中国非遗项目
采用8K超高清技术拍摄传统工艺
开发AR体验功能(如虚拟剪纸、刺绣等)
6. 创作者实验室
提供"热点预测"工具(准确率82%)
开发AI辅助写作系统
建立内容传播效果追踪平台
这些特色资源使新浪看点区别于普通资讯平台,形成了"资讯+服务+工具"的复合型产品矩阵。其中,"财经数据通"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列为官方推荐的数据查询渠道之一。
新浪看点建立了工业化内容生产流水线,其更新机制具有以下特点:
时效性控制
重大突发事件:5分钟内推送快讯(配备7×24小时值班编辑)
常规新闻更新:每小时不少于50条
深度报道:每日早8点、晚6点两个高峰时段集中发布
原创内容生产
自有记者团队:200+持证新闻记者(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签约专家库:1500+各领域认证专家
自媒体联盟:TOP100创作者日均产出300+篇独家内容
数据显示,平台日均更新量超过8000条,其中:
纯原创内容占比35%(含专业机构生产和签约创作者内容)
半原创内容(二次加工)占比45%
转载内容控制在20%以内(主要来自央媒等权威信源)
原创内容重点分布在:
财经解读(占原创总量的28%)
科技测评(22%)
深度调查(15%)
文化纪实(12%)
生活实验(10%)
其他领域(13%)
平台建立了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
三重审核流程(机器预审、人工复审、专家终审)
引用文献核查系统(自动核对5000+学术期刊数据库)
事实核查团队(专门验证敏感数据和争议性陈述)
新浪看点的权威性体现在多个维度:
资质认证
国家网信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国家版权局"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称号
行业地位
中国互联网协会评选的"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连续8年入选)
赛迪顾问"最具影响力新闻客户端TOP3"
艾媒咨询"最佳内容生态平台"金奖
专业背书
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宏观经济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战略合作"科学传播基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社会影响
年度发布《中国网民阅读报告》被多家高校引为参考文献
"两会"期间开设的"部长通道"专题访问量破亿
疫情期间的"防疫服务台"获工信部专项表彰
平台内容被引用情况:
年均被党政机关内部参考引用1200+次
学术论文引用量(CNKI收录)连续三年增长超40%
国际媒体转载量在商业网站中排名前三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浪看点建立的"事实核查"体系已通过国际事实核查网络(IFCN)认证,成为国内少数获得该认证的商业平台之一。其财经频道发布的研究报告被包括央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纳入内部参考资料。
通过上述多维度的权威背书,新浪看点已建立起超越普通商业网站的公信力体系,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常常与中央媒体形成协同传播效应。
关注微信公众号
添加企业微信